常言道,“女子本弱,為母則剛”,小君(化名)就是這樣一位柔中帶剛的媽媽。入院待產4天,堅定自然分娩的她,終在醫生和助產士的幫助下,如愿順產。“非常感謝產房的所有醫護人員,在我順產條件不是很好的情況下,竟然無側切、無撕裂,順利生下寶寶,真的是很意外,希望蓮池越來越好,感謝、感恩。”對蓮池充滿感激的小君,在滿意度調查表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,并將幫助過她的助產士和導樂師的名字深深地刻在腦海里:尚禹彤、孫琳琳、隋姐。
小君是一位一胎媽媽,10月14日凌晨1點多,懷孕40周+2的她,因為不規律下腹疼痛入院。10月14日、15日兩天,小君雖有宮縮,但一直不規律。小君是一位對疼痛非常敏感的媽媽,為了讓小君休息好,10月16日,醫生給小君用了一劑安定,減輕疼痛,促進睡眠。
10月17日早上,黃梅主任為其進行了內診,此時小君的宮口剛開了1cm。“她的宮頸條件很不好,但是她順產的信念非常堅定,雖然我們不能承諾她一定能順產,但我們會盡大努力幫助她。”黃梅主任說。
由于小君選擇了醫院的多模式無痛分娩,進入產房后,導樂師隋姐全程陪伴,像知心大姐姐一樣安慰她,鼓勵她,幫助她,用各種非藥物鎮痛的方式:分娩球、水療、音樂、按摩等為其減輕疼痛??紤]到小君的耐受力不是很好,在宮口沒有開到3cm的時候,麻醉師便為其用上了無痛分娩針。
“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,耐受力不一樣,同樣的,無痛分娩的時機也是因人而異的。”黃梅主任說,“我們在病房為小君用了安定鎮痛、松弛宮頸,宮口開1cm進入產房的時候,我們采用了非藥物鎮痛的方式緩解疼痛,在宮口開了不到3cm的時候,我們又為其用了硬膜外麻醉鎮痛。這些鎮痛方式是多模式的,也是個性化的。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大程度緩解小君的疼痛,保持體力,穩定情緒,為自然分娩做好充分的準備。”
為了讓小君能夠順利生產,助產士和導樂師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。宮頸條件不好,醫生和助產士就想辦法促宮頸成熟;不會用力,助產士就帶著小君蹲馬桶,指導如何用力;不會呼吸,助產士就教小君學習拉瑪澤;沒有力氣,導樂師就幫助小君補充能量,增強體力……
小君也是一位依從性特別好的媽媽,在醫生、助產士和導樂師的幫助下,下午17點宮口開全,晚19點16分,寶寶順利出生,無側切,無撕裂。就連小君自己都沒想到,順產條件極其不佳的她能夠這么完美的分娩。
故事還沒有結束,由于羊水二度污染,寶寶哭聲呻吟,被轉入NICU觀察。為了讓小君安心休養,助產士每天都會委托NICU的同事,發一個孩子的小視頻,并轉發給小君,以解小君對孩子的相思之苦。
轉眼,小君和寶寶就要出院了,每一次的分離,都有點小小的傷感,但更多的是祝福,祝福偉大勇敢的母親小君,祝福健康可愛的孩子,祝福這個感恩友善的家庭,愿健康、平安、幸福常相伴!